东里小学-学校介绍
创办历程

        东里小学创办于1956年,原名东陇乡小,1963年改名为东里小学。学校原来使用肖厝祠堂为校舍,校舍残破,环境恶劣,经鉴定属D级危房,学校规模也较小;东里镇下西片区的两所小学每校学生不足百人,属省规定撤并的“麻雀学校”;而原市镇片区二所学校,教学质量较好,但存在运动场地不足、周边通道狭窄等问题。为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办学质量及效益,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重建新学校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内外乡亲和社会热心人士倾心支持下,新东里小学于二OO九年八月重建竣工。现在的汕头市澄海东里小学是由原来东里镇的东里小学、镇二小学、镇三小学、下西小学、石头坑小学5所小学于2009年秋季合并而成的一所完全小学,学生来自东里镇东陇、西园、东桥、中兴、西洋、龙潭、石头坑等七个村(居)的学龄儿童。
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2502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230平方米,运动场地总面积16000 平方米,按规范化学校进行建设,主体建筑由5幢楼联体组成,具有八度抗震功能,设施设备配套。学校自合并以来,通过不断努力,充分研讨,兼容并蓄,吸纳精华,达成共识,明确办学思想,提出以“和乐教育”为办学理念,以“育人为先、质量立校、自主创新、和谐发展”为办学思想。学校在“和乐教育”的理念下,一脉相承,提炼形成了学校的“一训三风”。 校训“崇德、笃学、健美、拓新”,校风“团结、务实、诚信、向上”,教风“严谨、博学、乐业、创新”,学风“乐学、求真、自主、合作”。通过校长室、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及年级管理平台这“一室三处一平台”的管理机构,实行科学管理;确定了“以课程建设为路径,创建学校特色”的发展方向。积极构建必修课程(国家规定的学科)、选修课程(校本)和活动课程(社团)“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年年评为“澄海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优秀奖”,先后荣获“澄海区文明学校”、“汕头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澄海区校园环境建设先进单位”、“澄海区最美校园”等荣誉称号。

设施建设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教学环境良好,共有40间标准教室,每间教室配备教学平台,并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机器人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科学室、科技活动室、计算机室、云教室、多媒体多功能教室、课件室、电教器材室、仪器准备室、书法室、图书室、阅览室、校史荣誉室、体育器材室、体育活动室、心语室、卫生室、校园直播室等20多个专用室设备配套;面积达16000 m2塑胶环形跑道、器械区、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戏场地等运动场地布局合理,设施规范;教师会议室、教师办公室等办公用房、生活用房达标。校园文化建设本着“追求高品位,主题鲜明化”的理念进行设计布置,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校园景观融入学校文化,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人文性,自然地成为育人的理想场所。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师79人,行政班子成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62人,初级职称11人;本科学历17人,大专学历47人,中师学历15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学校行政班子每个成员都能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只是大局中的一部分,能在大局中找好自己的位置,给自己定好位;班子成员各尽其职,各显其能,和谐相处却又不盲同,互相补充配合但又不失自我,充分展现个体活力,实现个人的价值。学校教师团队和谐相处,积极向上;遵照学校的办学理念,潜心教育教研,乐于钻研,勇于创新,语数英各学科多次承担区级公开课;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多篇次获国、省、市、区级奖励;体育艺术教育尤其突出,年年获得镇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冠军、学校合唱队的作品获得区一等奖、省二等奖,舞蹈节目多次获区二等奖,校园剧获得市一等奖、省二等奖;学生个人演唱也多次获得区一等奖,学生毛笔书法获省一等奖…… 
未来展望
        走“适合”之路,建设“和乐”文化。努力使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精心谋划,促进“体验型教育”、“激活型教学”、“综合型活动”三大体系和谐、协调发展,让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以学校办学现实、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实际为出发点,希望通过“学科课程注重学力凸显、校本课程侧重素质拓展、活动课程着重兴趣培养”等三个方面,让“课程”成为“特色”,努力使课程特色成为学校特色,进而发展成为秉承文化传统和展示独特风格的一种办学特色。

阅读数 
转发
广东全通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