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理念引领 彰显特色 让文化润泽校园
中山市三角镇蟠龙小学原名三角镇爱国小学,创办于1945年5月,比邻三角镇中心城区,是中山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实验学校、中山市小学教学基地学校。学校现址占地面积3016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375平方米,现有34个教学班,学生1575人,教师95人。
结合学校历史传统和地域自然与人文特征,追求卓越办学,学校把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提出“让学生站在教育的中心”的办学理念,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形成了“一、二、三、四、五”的办学特色。
一、“一”是一个目标
即文化育人。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是其内在底蕴的反映,办学理念的载体,精神内核的体现,办学品位的标志。基于学校文化建设底子薄、氛围弱的现状,学校把“文化育人”作为学校育人实施策略,提出“一年初具规模,三年初显特色,五年创建示范”的发展目标。
二、“二”是两个主题
(一)“龙文化传承”德育品牌建设。结合学校校名和地域历史文化,学校将龙的精神元素与学校文化建设紧密融合,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有机融合,通过以“龙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深入挖掘带有乡土气息的龙文化,开展系列与“龙”相关的特色活动,让师生全面了解三角的地域文化,从而培养师生的品性,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最终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二)“书香校园”建设。学校引入社会资金和公益团体,高规格地装修与配置图书馆、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室外悦读园等,为师生提供优越的阅读条件。隆重举办校园读书节、读书沙龙、读书分享会,开发学生《读书手册》,大力倡导教师阅读、亲子共读,引导师生大量阅读,增强他们立足中山,放眼世界的现代意识和世界视野。
三、“三”是三个结合。
(一)学校文化与班级文化相结合。将全校六个年级分别命名为青龙、金龙、灵龙、飞龙、腾龙、神龙,班级根据“春夏秋冬”“花鸟虫鱼”“日月星云”“梅兰竹菊”“琴棋书画”“忠孝礼义”,进行班级文化的设计与打造,体现由自然景物到品质引领的层次。
(二)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学校开发龙文化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龙文化的起源、发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识龙、说龙、侃龙),掌握一些基本本领(画龙、写龙、做龙、唱龙、舞龙、刻龙),增强学生对龙文化的认同感,领会龙的精神(如团结合作、造福人类、开拓奋进),寻找培养小学生民族精神可行性、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校的多元发展,激励学生成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龙的传人。
(三)学校文化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品行美德教育,对六个年级从外在行为到品质内涵提出“六jìng(静、净、境、敬、镜、竞)”要求,着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助推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成立“小龙人舞龙队”,成立龙文化传承社团 12个(舞龙、唱龙、说龙、绣龙、诵龙、画龙等)社团,培养学生特长、发展个性。
四、“四”是四个重点。
(一)顶层设计的前瞻性和科学性。经过广泛讨论与充分酝酿和梳理,学校完成了《蟠龙小学办学章程》、《蟠龙小学五年发展规划》和《蟠龙小学学生素质发展目标》三个发展蓝本的构建,起草了《蟠龙小学校园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完成了三风一训、办学理念的系统构建,为学校快速、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二)经典优秀文化与现代教育交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隆重举办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建队日等重要节日活动,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蟠龙小学五大传统文化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感恩节)和中华民族关于龙的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五月五赛龙舟等,开展“魅力中国节”系列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教育体验活动中传承中华文化。
(三)“小龙人”核心素养培育。开展“精心养龙心,细心育龙魂”小龙人养护活动,以培养学生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养成文明习惯;提炼并弘扬“小龙人文明密码”,引导学生开展基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养成;开展“弘扬民族正气,争做龙之传人”活动,收集整理蟠龙小学优秀校友、三角名人、中山名人、中外华人等“龙之传人”的优秀事迹,引领着小龙人们向“大气、灵气、正气”迈进。
(四)实践活动紧扣学校品牌建设。学校围绕两个主题的品牌建设,每学期都会规划诸多有益于学生素养提升的实践活动,避免实践活动与品牌建设“两张皮”的现象,使活动开展有目标、有任务、有内容、有实效,使品牌建设有血有肉,内涵丰富。
五、“五”是五个载体
(一)宣传媒介。学校通过建立公众号、钉钉网上教育平台、家校通信息平台、校园广播、宣传栏、电子屏,成立亲子服务队、家委会、家长学校等阵地建设大力宣传学校、师生的各种教育理念、教育活动,全方位推广学校办学成果,使学校教育得到家长的支持、社会的认可。
(二)文化标志物。学校通过设计校徽、校旗、校园吉祥物,校歌建立学校文化符号,投入资金建设龙图腾标志、主题公园、龙文化展览馆为活动阵地,使校园时时、处处都浸润在文化氛围。
(三)文化廊。以“龙文化”为总领的长廊篇章文化,围绕三个主题进行建设,即“传说-龙神龙脉”,“传承-龙脉相传”,“传人——龙腾心中”,在让孩子们感受祖国古老文化的同时,借由“龙生九子”的特点浸润德育。教学大楼的每个楼层,分别围绕“龙与民俗”、“龙与运动”、“龙与科技”、“龙与艺术”、“龙的传人”等主题进行设计。
(四)校本课程。开展国家级子课题《龙文化传承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开发出系列教材;以《小龙人诵读手册》为抓手,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名篇诵读”活动;全面启动学生的“小龙人”养护计划,开发出《小龙人文明成长手册》,在全校开启“爱心章”积累的校园生活。
(五)实践活动。围绕文化建设的两个主题,组建“龙文化传承”工作站,开展龙文化品行美德教育、龙文化特色活动,举办“魅力中国节”,实施“小龙人”特色班级建设,提炼“小龙人”文明密码,探索小龙人评价体系等实践活动,使学校文化建设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
近年来,学校的办学环境、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体艺教育初显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实验学校、中山市文明学校、中山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中山市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等,学校教育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在三角镇树立起了优质教育的品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