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衔接共育铺就成长路
携手同行架起连心桥
扶绥县空港第一小学与扶绥县第三中学
“衔接共育・携手同行” 校际教学联谊活动

春夏五月,温阳普照,教育的沃土上正孕育着一场温暖的接力,校际间的交流合作是推动学生成长的重要力量。为打破学段壁垒,架起小学与初中衔接的桥梁,扶绥县空港第一小学与扶绥县第三中学联合开展了以“衔接共育·携手同行”为主题的校际教学联谊活动。这场跨越校际的携手,不仅是一次教研的碰撞,更是一场为学生的未来铺路的暖心行动。
活动聚焦三个重点:一是搭建校际教研平台,通过资源共享、经验互通,形成教研合力;二是开发跨校衔接课程,梳理小学到初中的知识脉络,让教学内容更具连贯性;三是组织学生互动交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学生提前适应新阶段学习,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01
课堂聚焦:数学建模与思维跃迁
活动伊始,第三中学陈妙玲老师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为课例,生动演绎了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课堂从“姐弟集邮”的生活情境切入,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形如ax±x=b”方程的解法。

课堂中,小学教师直观感受初中课堂的思辨深度,初中教师则从学情起点反思教学设计的连贯性,真正实现“双向教研”。
02
教研共生:打破学段壁垒
课后研讨迸发思维火花,两校教师围绕三个核心展开对话:知识衔接:梳理小学算术思维与初中代数思维的过渡难点,开发“数形结合”衔接课程; 教法融合:探讨情境创设的梯度设计,如从生活化问题(邮票、年龄)到抽象模型(方程)的渐进策略; 学生发展:分析小升初阶段学习习惯培养重点,如审题规范、验算意识等。



新教师虚心求教,老教师倾囊相授,“跨学段教研是教育共同体的关键一环,需以课程为纽带,以学生成长为核心。”
03
活动总结
教育是一场静待花开的守望,更是一场薪火相传的接力。此次联谊活动,不仅让教师找到了教研的共鸣点,让学生消除了成长的焦虑感,更让两校在“共育”中凝聚了教育共识。
未来,空港一小学与扶绥三中将继续深化合作,以“课程共建、师生共融、家校共育”为路径,织密教育衔接网,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接力中自信前行,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合影留念

在时光里赶路,在教研中成长。本次校际联谊活动中各位老师互帮互助,共研共学。不仅加深了两校教师间的互相了解,更促进了教师教学技术上的提高,达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编辑:刘思苗 李静怡
初审:何步佳
复审:李王成
终审:卢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