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蓝结对初秋启,惟愿新枝果渐成。不断学习、教学相长,是新教师突破成长瓶颈、成长为教学骨干的关键,为帮助青年教师拔节成长,优化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发挥学校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效能,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殷切关怀下,在各学科名师的倾囊相授里,2024年8月23日,寮步香市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青蓝工程”新教师岗前培训圆满落幕。
英语科组
为助力新教师融入英语备课工作,提升教学质量,英语科组刘静雯老师开展“迅速融入香中英语备课生活的策略分享”活动。活动中,刘老师围绕备课内容、流程展开,从研读教材与教师用书,到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再到集体研讨打磨课件,分享“备教学理念、搭单元框架、做教学设计”等实用策略,为教师高效备课、优化课堂教学提供思路,推动英语教学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这些方法为新入岗英语教师教学指明方向,助力新教师提升课堂质量,把所学融入实践,打磨更高效的英语课堂 。
邱洪慈老师向新教师发出倡议,欲站稳讲台,无需过度求外在的花哨,先瞄准简洁扎实、可操作性强的实干法子,再逐渐形成个人特色。为新老师们拨开个人教学成长的云雾,邱老师从多方面展开做细致分享,如,站稳课堂、作业布置、习惯养成、如何听评课、个人发展思考,以及修炼心态。分享过程中,邱老师就个人或大家提出的教学案例作出详细的指导,青蓝经验传承间亦给新教师们发下一刻定心丸。



地理科组
麦淑筠老师以“深耕地理教育:一步一脚印的成长分享”为主题,从坚守初心出发,结合新课标要求、“青蓝工程” 等理念,梳理教学探索历程——从初涉课堂体系构建的迷茫,到借助校内备课组活动、公开课打磨的成长,再到尝试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多元教法创新,反思实践不足,明确跨学科实践能力培养等提升方向。
朱小威老师围绕“浅谈科组与个人专业成长”,回顾科组发展阶段,从混沌摸索到稳步提升,为地理教师职业发展锚定路径:以备好课、上好课为基础,借校内开课、作业设计积累经验,学习新课标、向科组前辈取经,善用知网等平台拓宽视野,在科组团队助力下实现个人进阶。系列分享凝聚科组智慧,为地理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



历史科组
徐晓文老师围绕历史教学“日常教学管理”展开讲解,从备课(个人、集体)、教学资源(多种平台与网站),到课堂奖惩、作业布置、课代表的选取等实操内容。让我们明晰教学规范流程,收获实用教学经验,也感受到教学需多维度准备与持续探索,对提升教学能力很有启发。
叶淑如老师以“青年教师成长之路”为主题,从个人经历、职业规划、比赛奖项、沟通能力、职业倦怠等方面展开分享。她讲述成长阶段任务,传授沟通技巧,剖析职业倦怠。听完收获满满,既明晰成长路径,又学到实用方法,也懂得应对倦怠,对我们职业发展很有启发。



道德与法治科组
罗燕莲老师围绕“学科成长之路”与“班主任成长之路”展开分享。在学科成长上,她提出需历经四步:首先“明道”,明确自身学科发展定位与目标类型,制定对应学习规划;其次“优术”,通过打磨日常教学关键步骤、参与教学竞赛提升教学能力;再次“践行”,将所学运用于日常教学并持续反思调整;最后“合众”,依托科组团队力量,与同事交流协作、共同成长。在班主任成长方面,她强调心态至关重要,要接受工作中的“不完满”,却始终保持“不止步”的进取姿态;在班级管理中,既要做好严格执教的“严师”,更要成为贴近学生的“益友”。
黄素梅老师围绕“如何做好一名思政课教师”展开专题分享,为大家带来成长指南。黄老师聚焦核心主题,讲解“做好思政课教师”的实践路径,强调需串联“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关键环节:课前要锚定“以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深化大单元教学认知,同时扎实做好备课工作,打磨教学语言、优化教学设计;课中需把握三大结合的原则:主导性与主体性结合、有趣性与学习性结合、学理性与价值性结合;课后则要兼顾习题作业布置的科学性与小组管理的有效性等,形成教学闭环。最后,针对教师长远发展,黄老师提出三点切实建议:一是通过多听课汲取经验,提升教学能力;二是主动参与各类专业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三是制定清晰的3年职业规划,明确成长目标与方向。




语文科组
周瑞萍老师开展了《初中课标古诗词"主题式"阅读教学探索》课程培训。本次培训从整体规划入手,系统构建"八大主题"教学框架,融入个人教学理念与探究心得;在课例研讨环节,以《诗经》中名篇解读诗歌意象与章法。此次培训为古诗词教学提供创新范式,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能力。
何柳静老师为新入职的语文老师分享了她的学习成长之路,《“青”舟无惧万重山——青年教师成长实践之路分享》。新老师在面对工作时,会面临着“万重”大山,如教学之“山”中有备课的“山”、公开课的“山”。练就业务能力的“山”,如写通讯稿、拍照,主持等等。这需要我们多阅读,夯实理论基础;把公开课变成自己的论文素材;参与团队合作,逐步成长。只要我们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勇气和毅力,就能跨过这“万山”。





数学科组
邹荣华老师开展关于GGB技术融入数学教学的培训课,收获颇多,学会运用数学作图软件可以让数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邹老师在开课前提出问题“开学第一课怎么上”,告诫新入岗老师可以在“穿着”“自我介绍”“语气”“班级规矩等方面”入手,做好对学生的第一印象,并且要注重课程内容的选择。接着邹老师详细讲解了GGB技术与几何画板的区别与优缺点、GGB的应用等内容,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来帮助老师们熟悉软件应用。
郑佳珊老师从全面备课、高效课堂、影响教育过程、周测、在校作业、周末作业、培优辅差、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这八个方面详细地为新入岗教师讲述如何夯实教学基础,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郑老师倾囊相授,满满的干货让老师们收获颇多。



心理科组
上午,胡林老师提出了当前心理课堂面临的问题,并给出在心理课堂中的解决策略——游戏化。通过引入八角理论行为分析(意义与使命/进步与成就/创造与反馈等机制),系统了解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与课堂参与痛点。进而改进传统单向灌输模式,设计多感官互动游戏等,有效提高学生情绪表达准确性与团队协作意愿。为后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复用的游戏化教学工具箱,显著增强课堂实效性与职业应对能力。
下午,余月煊老师从学习中学生情绪特点与用药机制开展本次培训,让新教师深入了解了常见药物药理和副作用并分析青春期常见心理障碍的干预逻辑;之后,通过服药案例剖析分享了应对策略;最后,强调安全管控流程及如何预防策略,提高了新教师的突发危机应急处置能力;为今后校园心理工作的科学化、安全化实施奠定了实操基础。



化学科组
魏少兴老师以“携手共‘化’未来——化学科组的传承与创新实践”为主题展开培训。她为新教师细致介绍了化学科组团队的基本情况,展现了化学科组团结友爱、共同奋进、积极进取的一面。同时她也提倡新教师要注重个人专业成长,围绕新课标完成教学内容,对于各种挑战不仅要努力做,更要做得好!独行快,众行远,团队协作的力量将推动新教师朝着更优秀的方向前进!
梁琬怡老师分享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材解读”这一内容。她以《水的组成》为课例,结合化学科组团队的相关研究,带领新教师整理了研究物质组成的基本思路,再发散相关的思考与讨论,告诉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教素养,并用实际的课堂展示促进新教师朝“四有好老师”的方向发展!



美术科组
钟玉开老师围绕“新教材单元备课与教学实践”的主题,从课程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重点三大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还详细讲解了课程不同阶段的关键点:单元课程设计思路、课时内容与实施细节、教具制作与资源整合、事实情况与反思。
罗筠琳老师以《美术教学论文写作心得分享》为题,将美术教学论文的构成分为主题、框架、内容、亮点、细节五大要素,且逐个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如:框架的建立主要分为围绕问题、课堂迁移、融合其他 三种类型,细节方面尤其需要注意时间、查重、格式等。



物理科组
朱慧瑜老师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做有力量的教师》为主题的讲座,通过初次邂逅、探索之路、专业成长三部分展开讲述了一名新教师如何更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并且朱老师分享了自己专业成长路上的事迹,给各位新教师很大的鼓舞,同时,也为各位新教师指明后续发展的方向;朱老师也分享了自己总结的一套切实可行的“公开课准备方案”,帮助新教师们更好地准备和开展公开课。
肖凯老师以《家校沟通要做好“三备”“三忌”“三要”》为主题的讲座,从科任老师的角度展开讨论了作为一名科任教师该如何有效地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以达到家校共育的效果;肖老师也在讲座中分享了很多自己采取的有效办法,比如:抓拍学生课上课下的有爱瞬间分享给家长、周末随机抽查学生进行电话家访、将与学生家长沟通的内容通过随笔的方式记录下来,以备后续更好地查看和跟进该生的情况等,这些切实可行的方法给予了新教师们很大的启发。



体育与健康科组
陈其法老师讲解体育与健康学科历史沿革、学校体育结构与目标、课程内容、体育课教学及最新研究成果,还介绍《东莞市普通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和常规》,助力新教师熟悉学科教学,提升教学能力。
罗自辉老师开展“体能与技能相长——‘学、练、赛’循环教学设计与实践”培训。围绕相关政策与课标,阐述体能与技能关系、“学练赛”一体化,还介绍教学设计依据、实践策略,助力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生物科组
邹少玲老师深刻阐述了生物学教学从“双基”“三维目标”到“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生命观念”四大核心素养的演变。其策略极具启发性:“挖掘生活经验”激活认知起点;“设计游戏环节”等在趣味中培育协作与责任感;“模型制作活动”促进具象化科学思维;“多实践、拓素材”则指向生物与生活的本质联系。这些策略为打造激发兴趣、培养核心素养的高品质生物课堂指明了清晰路径。
李爱文老师分享了课堂管理需有度:立规矩、重观察、予空间,以“温而厉”之道平衡严爱;专业成长需躬行:研课标、磨教学、拓视野,于反思中汲取前行力量。教育之路,惟以匠心守初心,方不负桃李芬芳。



心里有目标,脚下有方向;只要不停步,就一定能走远。香市中学就是新老师们的大舞台——在这里,他们肯学、肯干,不空想、不空谈,踏踏实实把每一步踩稳。追着光、靠近光,最后也会成为光,在香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涵养健康身心 成就幸福人生



撰稿:各科组成员
组稿:李海珊 黄惠芳
校对:曾佳文
责任编辑:陈高斯
发布校审:陈文标
监制:易凤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