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新理念 聚焦新需求
以主题教育范式牵引课堂教学改革
11月18日至11月2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学术指导,中国民主同盟广东省委员会、珠海市教育局共同协办的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简称“教博会”)在广东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西宁市虎台中学教学成果亮相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博览会。

本届教博会以“汇聚·共享·创新——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教育优质均衡、教育治理现代化、新课程改革、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数字化、教育质量评价”六大领域,采取展览展示和会议论坛相结合的方式,开展100余场主题论坛和品牌活动,汇聚交流我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创新成果、思想和实践,弘扬教育家精神、进教育优质均衡,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西宁市虎台中学“基于培育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主题教学研究”教学成果应邀参展,是我省唯一应邀参展的初中学段教学成果。教博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教育同仁对西宁市虎台中学展台的精彩内容吸引,频频驻足、观看询问。

虎台中学“基于培育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主题教学研究”教学成果,是虎台中学以坚持科研兴校工作总思路,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的生动实践,该项教学成果拓展了学科教研形式,健全了成果培育机制,以“主题式教学研究”为牵引,助推了人文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和内涵质量提升。

具体实践路径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学校组织引导、教研部门领题、教师协作破题的教科研工作机制,针对“满堂灌”“填鸭式”等浅层、低效的教学现象,组织开展基于校情、学情的调查研究,建立备课组公关小组,围绕核心素养落实、学生兴趣培养、主题情境开发、教师能力提升等核心问题进行探索实践,培养学生思辩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增强学科多元育人价值。
二是坚持系统推进。充分发挥备课组功能,在本土资源挖掘、教学课例研磨中共同协作、集聚智慧,从课前准备、教学设计、作业生成、实践活动等各方面具化工作任务,细化衔接配合,将课堂教学流程环节具体化、形象化、实践化、生活化,有效构建符合学生学习特征的教学场景,提升教学时效性。
三是坚持育人为主。着力在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上下功夫,将德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地理学科教学,组织开展课前社会调查、网络问卷、实践研究,将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通过设定不同实践主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认知省情、体悟市情,在推进多元育人中彰显学科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目前,西宁市虎台中学地理学科主题教学研究已形成“四化四有”的教学主张,创设“一主两支三衔接”学科育人教研成果转化体系,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实现从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践行者向研究者转变,为拓展初中学段核心素养指向的学科价值和育人功能提供参照,该教学成果获评青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教学成果是面向现实的,是在实践中淬炼成形的,见证了我校课程改革征途中的智慧成果。教博会上的“虎中精彩”,正在展现虎中教育人的行动勇气和责任担当,推动着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未来,西宁市虎台中学将一如既往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走在教育创新的前沿;以更开放、更创新的思维推进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为助推西宁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展现虎中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