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简介
学校新闻
通知公示
党团建设
对外交流
德育之窗
招生考务
教育科研
校园景观
年级管理
体育艺术
教工之家
后勤服务
校史展馆
教师风采
学生空间
校园视频
数字校园
校友故事
捐资助学
更多菜单
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
官网首页
学校简介 学校新闻 通知公示 党团建设 对外交流 德育之窗 招生考务 教育科研 校园景观 年级管理 体育艺术 教工之家 后勤服务 校史展馆 教师风采 学生空间 校园视频 数字校园 校友故事 捐资助学
弘扬西南联大精神 激发青春奋进动力——“张桂梅思政大讲堂”楚雄师院附中分课堂暨“附中讲会”第五讲
2024-10-31
校团委
阅读数:80
背景音乐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是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的“爱国三问”,至今仍回响在我们耳边。2024年10月29日下午,楚雄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特别邀请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李红英及其团队到校共同举办“张桂梅思政大讲堂”楚雄师院附中分课堂暨“附中讲会——滇中文脉 雁岭教席”系列讲座第五讲。此次活动由主题展览和专题讲座两个环节组成,吸引了楚雄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近2000名师生积极参与。

 西南联大,成立于1938年,是在长沙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建的长沙临时大学,后因战事西迁至昆明并更名。尽管其存续时间不足九年,但该校汇聚了大量的科研人才,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这所被誉为“在炸弹下成长的中国大学”,被视作中国教育史上的巅峰之作——“珠穆朗玛峰”,其深远影响至今犹存。在校期间,共有3800余名学生毕业,其中包括2位诺贝尔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以及100余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大师,这一成就堪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本次活动由楚雄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党总支与西南联大博物馆(隶属于西南联大研究所)共同组织。西南联大博物馆将“从国帜三易到爱国三问”主题展览带到楚雄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园,将博物馆“移动化”,转化为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此举旨在让西南联大的历史文化以更加立体、生动的方式融入中学校园,深入师生心中,从而让西南联大精神得以滋养和浸润师生的心灵。该主题展览以爱国、救国、报国、强国为核心主题,通过展示200余幅历史图片和部分珍贵文物史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重现了以张伯苓校长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爱国情怀和报国行动,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展览还展现了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争、不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光辉历程。

 李红英馆长向全校师生呈现了一场题为《历史与今天的对话》的主题讲座。她向师生介绍了“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焊接工程专家潘际銮;投身军旅的黄埔老兵夏世铎;年逾百岁依然笔耕不辍的作家马识途等联大校友的事迹。李红英馆长利用生动的叙述和感人的影像资料,重现了这些联大师生往日的成长历程。他们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精神风貌,充分激发了附中师生对家国情怀的共鸣,并引发了对个人使命和责任的深思。

 李红英馆长以激昂的情感吟唱了西南联大校歌:“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缴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她通过展示一系列珍贵的历史图片,讲述一个个西南联大人物的故事,再现那段光辉岁月,传承和弘扬联大精神。此次讲座为附中师生呈现了一场富有深度、情感与力量的精神文化盛宴。

 参与讲座的师生深受西南联大历史的吸引,为西南联大精神所震撼,充分融入到这堂深刻的思政教育课,对爱国主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此次讲座激发附中师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目标,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勇往直前,将奋斗融入青春,释放青春激情,成为能够肩负起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图文:校团委    编辑:苏 全   审核:董自虎

0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赞吧! 已赞
返回学校官网
查看详情
精选评论
1-10 of 704 项目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GO
非公开文章
非本校不可阅读
可能是以下问题造成:
① 非公开文章不支持在电脑浏览器打开,在浏览器打开统一显示无权限
② 您非本校,无权查看,请联系学校老师将您添加到学校成员
有疑问请点击联系客服
学校地址:云南省楚雄市鹿城南路776号
学校邮箱:cxsyfzbgs@126.com
联系电话:0878-3212096
微信公众号
楚雄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发送
楚雄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1007625号
滇公网安备 53230102000441号 广东全通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1
点击  ,再点击转发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师生阅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