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1日上午,由英德市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初中数学基于监测结果的教学改进与新课标、新教材实践研讨活动”在英德中学顺利举行。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英德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朱志华同志,英德中学校长朱育琼,副校长卢秋菊,初中部负责人黄美云主任,初中数学教研员朱光睿老师,以及广东省级课题“质量监测结果导向的山区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改进研究”课题组成员、英德市初中数学教研场域成员。此外,全市各初中学校的七年级数学教师共约150人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
活动分为示范课展示和专题讲座两个环节。第一环节由李丹老师和林先爱老师分别执教《2.1.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和《2.2.1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示范课。第二环节由英德市初中数学教研员朱光睿老师进行主题为“基于监测结果的教学改进暨新教材研读与实践”的讲座。
活动伊始,朱育琼校长致开幕辞。她强调,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广东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解读与应用工作,聚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新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深度融合,推动教师专业素养的进阶提升。朱校长还针对当前数学教育现状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殷切希望,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李丹老师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出发,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图形,进而理解垂线的概念。她通过折纸和画图等活动,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几何画图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持续性思考,提炼学习数学的精髓,并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核心素养。

林先爱老师利用学案组织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首先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探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规律,然后让学生用推三角尺的方法画平行线,并用所学知识解释画法的合理性。最后,林老师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示相关的判定和性质,发展学生的几何符号意识。

朱光睿老师首先对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随后汇报了英德市初中数学2024年国测、省测情况。最后,他针对监测结果开展了“基于监测结果的教学改进暨新教材研读与实践”的专题讲座。朱老师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强化教研联动,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下第二章为例,他提倡开展结构化与反思型教学实践,并探讨了基于监测结果的教学改进策略。
本次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两位教师分享了优秀的教学实例和心得,为参与的教师提供了灵感和反思,尤其是为年轻教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营造了浓厚的教研环境,达到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同时,这次研讨活动展现了新教材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方法,为全市的数学教育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展望未来,数学教研组将继续以质量监测结果为指导,推动数学教学的持续改进和进步。
END

扫码关注
撰稿摄影:初中数学组
图文编辑:陈玉婷
二审二校:刘洪琴
三审三校:黄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