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介绍
学校新闻
学校风光
百花美育
招生文章
飞扬的红领巾
党建工作
教育信息化2.0
安全教育
知书明理
花品德育
好书推荐
急救科普
青苗守护
更多菜单
百花美育
当前位置: 首页 百花美育
官网首页
学校介绍 学校新闻 学校风光 百花美育 招生文章 飞扬的红领巾 党建工作 教育信息化2.0 安全教育 知书明理 花品德育 好书推荐 急救科普 青苗守护
《父母课堂》(2022年12月)导读分享
2023-06-05
肇庆市百花园小学
阅读数:80
背景音乐

大家好!《父母课堂》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它给家长们带来大量的科学分析和实际案例。这一期《父母课堂》集合了大批教育故事,育儿经验谈。无论是你已经遇到的家庭教育问题,还是你没意识到的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下面将为大家撰写导读提纲,为您在自主阅读和使用该刊时提供合适的指引方向,欢迎各位家长积极阅读。

分类:专家讲堂

题目:《正确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

作者:【美】简▪尼尔森

页码:第8-11页

内容简介: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他发现当孩子们丧失信心时,会为自己选择四个不恰当或者错误的目的。之所以称为错误的目的,是因为这些目的建立在该怎样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观念之上。识别孩子的错误目的和错误观念很重要。这有助于采取最有效的行动,帮助孩子达到真正的目的: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学习重点:当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 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者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导致我们转向受“原始脑”操纵的行为。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出于4个错误的目的,而这4个目的都是建立在错误的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观念之上:

 1.寻求过度关注。孩子错误的觉得,只有在得到家长关注的时候,我才会有归属感。

 2.寻求权利。孩子认为只有我说了算的时候,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我得不到归属感,但我至少能让你也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我已经不可能有所归属了,所以我选择放弃。

因此,识别出孩子的错误目的很重要,就是因为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才能帮助我们更有效的采取应对策略,进而帮助孩子达到他们自己不知道,但是真正的目的,就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分类:海外视窗

题目:《国外家长这样管孩子》

    作者:清瑕  辛上邪  黄雨欣

页码:第36-37页

内容简介:家长如何管教孩子,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分享了几则国外家长的管教经验。

学习重点:

1.美国家长:计时隔离和限时是常用“杀手锏”。

2.加拿大家长:“三明治法”教育孩子。

3.德国家长:言传身教和平相处。

分类:父母忌语

题目:《别磨蹭,快点儿》

作者:孙晓增

页码:第40-41页

内容简介:孩子一大早就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对要送孩子上学然后再赶去上班的父母来说,无疑是一件令人上火的事。在此过程中,父母很可能会因为着急说出一些不合适的话语,比如:“别磨蹭,快点儿!”其实说这样的话是不合适的。

学习重点:

为何说这句话不合适,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这句话会影响孩子一整天的情绪和状态。这句以指责、着急的语气说出来的话,可以轻而易举地挑起亲子间的“战火”,使原本就紧张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若早上家里的氛围比较紧张,那一家人一整天的情绪和状态自然都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和生活。

另一方面,这句话非但无法帮孩子加快速度,反而会让他变得更加磨蹭。人的大脑对“不”“别”等否定性词语反应迟钝。整整一早上时间,父母若总是对孩子不断重复“别磨蹭,快点儿”,便是在孩子的脑海中深植“磨蹭”这一概念,在无意间强化孩子拖拉、磨蹭的意识,非但不能帮助孩子改掉磨蹭的习惯,反而会强化他这一负面行为。而且,面对父母语气恶劣的反复催促,有些孩子会因此产生抵触心理--父母催促得越多,他们越会故意放慢速度,变得更加拖拉、磨蹭。

因此,当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时,父母先不要急躁,也不要试图通过说教和催促让孩子一下子子变得懂事,继而加快速度。父母要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通过合适的话术,有针又对性地帮助孩子改掉磨蹭这个不良习惯。

分类:父母忌语

题目:《今天有没有违反纪律》

作者:李晓飞

页码:第41页

内容简介:放学时候,淳淳妈妈接儿子放学。在路上,妈妈想要了解孩子的表现,一边走一边问孩子:今天有没有在学校违反纪律、有没有走神、有没有被老师批评。一路多问,孩子一脸迷糊,情绪低落,便不想再和妈妈分享自己这一天的情况了。

学习重点:

接孩子放学是父母了解孩子和拉近孩子关系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间段谈的话直接影响孩子与家长的关系。这样的追问,传递不信任和责备,容易让孩子产生紧张、焦虑,一下子家长就把话说死了。这样的谈话容易破坏亲子谈话的愉快氛围,影响亲子关系。

其次,这样会打击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给孩子贴了一个坏孩子的标签。并且这句话不仅在纠正孩子的负面行为方面毫无用处,还告诉暗示孩子是一个坏孩子,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家长在谈话中,能够准确地表达内容,同时力求生动、形象,孩子易于理解、领会,特别是若多用激励的语言给予表扬、赞许,即使是批评也讲得委婉得当,而不是生硬的说教、粗鲁的训斥,这样孩子易于接受,同时也乐于接受;反之,孩子不但不易于接受,还会产生对立情绪,甚至产生争吵,使谈话不欢而散。

聊天时,需要的是父母了解他们的感觉,接纳他们的感受,并给予认同和支持。当孩子觉得自己被父母了解,他们的负面以及敌对情绪就会减轻,也才更愿意和父母继续聊下去。


学习科学家教理念,指点家庭教育迷津。亲爱的家长朋友们,相信你们读完《父母课堂》之后一定有很多心得体会想要与大家分享。不妨把你们的体会写下来,与身边的朋友分享,让我们一起在“智慧父母”的道路上结伴同行!


一校一审 | 邓绮园

二校二审 | 梁  怡

三校三审 | 金越玲

返回学校官网
查看详情
精选评论
1-10 of 704 项目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GO
非公开文章
非本校不可阅读
可能是以下问题造成:
① 非公开文章不支持在电脑浏览器打开,在浏览器打开统一显示无权限
② 您非本校,无权查看,请联系学校老师将您添加到学校成员
有疑问请点击联系客服
学校地址:全课云街道88号
学校邮箱:quankeyun@qtone.com
联系电话:0760-xxxxxxxx
微信公众号
东区全课云小学微信公众号
发送
东区全课云小学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陕ICP备14010330号-4
广东全通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1
点击  ,再点击转发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师生阅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