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奋进百年,青春向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青年,以爱国主义精神团结青年,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鼓舞青年,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青春赞歌!百年团史充分证明,共青团不愧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事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不愧为党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
青春心向党,奋进新百年。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当保持团结逐梦的昂扬姿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青春最美的印记!
学党史团史,增爱国情怀。为庆祝建团100周年,教育和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学团史、强信念、践使命、跟党走,十堰市实验中学团委精心推出“百个团史微故事”栏目,让我们一起重温百年团史,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奉献青春力量!
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于1957年提前超额完成后,党开始了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进程。在这个曲折的历史进程中,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怀着尽快改变中国“一穷二白”面貌的强烈愿望,积极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做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击队,做战胜艰难险阻的生力军。
活跃在工业战线上的青年职工,在“比学赶帮超”活动中,掀起了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竞赛热潮。在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工人的帮助下,千千万万的青年技术小组成立了。当时北京建筑公司青年木工李瑞环,成功进行了大小革新150多项,并创造了“木工简易计算法”,改变了几千年来木工“放大样”的常规,成功运用于首都人民大会堂的建筑过程中,被人们誉为“青年鲁班”。在鞍钢,工人们为赶上“洋钢”而冲锋陷阵,往往是青年工人冲在前面,没有设备,钢轧厂的青年工人在“三结合”中,以铸铁代替锻钢,用双炉、双车、双灌、双浇口的办法解决设备负荷不够的问题,几年中,试制成功了直径1.4米的大轧辊等20多个不同规格的轧辊。鞍钢耐火材料厂女工程师、团支部副书记张慧芳和工人们一起,经过十几次试制,造出了具有世界水平的镁铬砖。类似的潜心技术改革的青年工人,活跃在生产建设的第一线,在共青团的带领下,于困难中不动摇,奋发图强,自力更生。

青年农民作为农业战线的突击力量,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兴修水利、修厕改圈,进行农业科技实验。他们在高山峻岭和黄碱洼地上,开展了“千渠万库百万眼井”的兴修农田水利的壮举,全国每天出动到工地的青年就有几千万人。“改厕所修猪圈”为中心的千车万担积肥活动在广大农村开展,使猪羊有圈人有厕,改变了传统陋习,又利于积肥。此外,那时的全国农村地区,青年农民战天斗地的作为也是前所未有的。如甘肃玉门市郊农业生产处在“三瘦”“三缺”(人瘦、地瘦、牲口瘦;缺肥、缺种子、缺牲口)的情况下,牲口不足,青年农民带头拉犁、运肥;种子不足,就挤口粮,搞代食;肥料不足,就带头积肥。广东东莞县青年改造了7万多亩低产田。山西乡宁县1.3万多名青少年10天时间栽了900多万株核桃树。山西青年还首创了“红、勤、巧”生产竞赛活动。全国青年在“红、勤、巧”生产竞赛活动基础上,开展了比思想红、比劳动勤、比技术巧、比学习钻、比节俭好的“五比”竞赛活动,掀起了人人争做优秀社员、争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突击手的热潮,使以生产为中心、把学习和劳动紧密结合的竞赛活动一浪高一浪地开展了起来。在军队,广大青年指战员开展了以“努力学习、爱护武器和一切公物、消灭事故、节约生产、锻炼身体”为内容的“五好”活动,创造了一批“五好”班排连。此外,几千万青年男女民兵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勤学苦练,掌握了过硬的军事本领。
这个时期,各条战线的青年们,在创造丰硕的劳动成果的同时,充分发扬了共产主义精神。为了祖国的建设事业,他们做到了: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不讲价钱;党叫干啥,就干啥,不挑肥拣瘦;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不畏艰险。广大团员青年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是这一时期常见的现象。他们的行为,表现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的团员和青年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信念和崇高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