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教师平台
对照课标明方向 研究考题提效率
高三化学 段伟刚
2019年9月27日高三备课组长等一行二十人,在刘红春校长的带领下奔赴北京,参加由北京神州智达创新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的“2020届高考全程复习规划交流暨2019高考分析与复习实战经验研讨会”。经过一天半高效紧凑的学习,不虚此行,收获颇丰。
这次会议聘请到的专家有三位,分别是北京通州区潞河中学的丁云老师(正高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的张青杨老师和北京市第101中学的商晓芹老师。三位专家分别从近三年高考题的变化、化学反应原理的高考命题趋势及一轮备考建议、科学备考,提高化学实验复习的实效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通过认真的听讲学习并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
我在课堂上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高三学生最大的对手是谁?”
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有的说是班级第一的同学,有的说最大的对手是自己,战胜了自己就会胜利,我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从应对高考的角度来说最大的对手是高考试题命题小组。我们只有“战胜了”他们才能取得高考的成功。我们的复习备考是想尽一切办法提分数,他们是想方设法不让考核我们,这是最大的矛盾。我们只有研究命题者的意图才能找准复习的方向。那么命题者们是怎么想的呢?他们命题的依据是什么呢?他们命题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是《考试说明》、《考试大纲》。所以我们老师们要研究这几本书,从中找到高考题的方向和规律。从而实现高效复习。
常年教高三的老师们都有一个感觉,尽管我们在高三复习中也是认真的钻研高考试题,制定自己的复习资料和模拟试题,但当新的高考试题出来时,我们仍然感觉到试题陌生度很高,试题难度越来越大。我们的学生很难适应。原因在哪呢?我们可以回顾我们本学科的往年的高考试题,我以化学学科为例,近十几年来化学试题的命题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悄然的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注重知识的考查已经转变成了对能力的考查。而我们的课堂没有跟上试题的变化,我们的课堂训练的还是以知识为主,能力的培养没有到位。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再完整、再系统也已经意义不大。我们每年高三都在做高考题,在“研究”高考题,但当面临新的高考题时仍会发出惊呼声“今年的高考题太难了!”我们练了那么多的题,但是一道高考题也没能押对。所以我们必须要研究高考题的命题方向和命题策略。
通过对近些年的高考题的研究和听专家们的报告我们可以总结出化学高考的命题思路,其原则是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以真实情境为载体(结合生产生活实际、STSE、试题强化了针对性、启发性、过程性、科学性),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体现了知识、方法、能力),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有意义、符课标、贴学情、优结构)。通过对考试说明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化学试题所考查的能力为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复述、再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
(2)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
(3)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能正确地运用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进行表达,并做出合理解释。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的一般过程。
(2)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能设计合理方案,初步实践科学探究。
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重视以上能力要求,在课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将知识的培养建立和能力培养基础有机结合。
近几年高考题的命题特点为:
(1)突出化学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
(2)突出化学为实验科学的学科特色
(3)突出思维方法、历程和深度的展示
我们在研究高考试题时要重点研究新课标I卷与北京卷,因为这两套试题能及时跟进国家大政方针,引领全国高考命题趋势!
新的高考要求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做研究型教师,那么作为高三的教师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要在那些方面多做钻研呢?
1. 研究《课程标准》 ——明确高考方向。
2. 2.研究高考试题——明确怎么考(命题方式,设问角度等)
3.研究《考试说明》——明确考什么、为什么这样考。
4.研究《题型示例》的变化——明确明年可能考哪个知识点与哪种题型不考。
5. 研究《试题分析》与“试题评价”——理解命题人与评价专家的想法,预测明年可能会怎样考。
6.研究新旧教材——挖掘新教材中的重要案例,将课本原型知识模型化。
7. 研究学情明确学生哪里丢分, 为什么丢分,明确备考重点。
8.研究教学方法——怎样抓落实、提效率、培素养。
下面谈一谈我的一些感悟
一、认真研究2017版课标和考试说明
二、重视经典高考题的研究和挖掘。
三、复习过程要争取做到两个转变
1、由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
2、从重讲授向重体验转变
四、重视课本的作用
挖掘课本中有价值的内容,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每年都有来自于课本的原题或改编题。
五、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高考试题阅读量逐年增加(字数和信息量)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审题能力、信息的二次加工能力、对图、表的解析能力。
以上是我参加北京神州智达高三复习培训会的一些收获和感悟,请大家批评指正。
供稿/米日新
审订/王淑燕
上传/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