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留韵颂精神,翰墨飘香育新人
——仙游二中《李耕国画艺术与学习强国》讲座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功能,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1月10日,仙游县第二中学诚邀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仙游李耕国画艺术研究院院长陈文龙先生为大家开讲——《李耕国画艺术与学习强国》。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因此我们要极力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李耕是近现代中国传统古典人物画的一面旗帜。

李耕(1885-1964),字砚农,原名李实坚,号一琴道人、大帽山人等,堂号菜根精舍。出生于仙游县度尾镇中岳村一个民间绘画世家,幼年从父学习中国画,绘丹青绣像、寺庙壁画。生前系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文史馆员等。擅长古典人物、山水花鸟画,兼通书法、诗文、金石、雕塑、弦琴等。其画气势雄健,挥洒自如,形成"李耕画派"。





陈教授声情并茂地告诉学生们“李先生七岁学画,深得家传,勤奋自勉,并不断钻研历代名家的笔法和继承许多民间的技巧,融会贯通而形成自己明朗朴实、豪放不拘的风格。”四尺卷轴上描绘不出的传奇在度尾中岳铺开了画卷,李耕先生的笔下描绘过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也晕染过东方独有的天地自然。








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接力,是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全场反复诵读周总理少年时期述志的话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陈教授为我们讲述李耕立志成才的故事,他是20世纪古典人物画第一家,也曾是一个翩翩的少儿读书郎,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坚持买纸笔和书本。正因他不断理解和积累学问,才使得自己的作品境界幽远深沉。吾辈正青春,读书正当时。二中的学子生逢盛世之中华,应勇担重任而读书,不负时代而读书。





现场气氛热闹非凡
陈教授呼吁同学们:“看一幅画不单单要欣赏,更要思考这幅画所赋予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出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深厚的自信,中国青年当热血如初,当下,我们应该思考:在保持传统深厚的人文价值基础上,如何与时代同频,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本次讲座已进入尾声,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立下志愿:珍惜韶华,潜心读书。以墨色书香,涵养梦想之花。
不忘初心、面向未来,我们定能在文化强国的大道上实现文化兴、中国强的美好未来!
图:陈 燕
文:颜 辰
编辑:魏碧钦
审核:郭国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