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善孝为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领导干部、公众人物、先进模范都要为全社会做好表率、起好示范作用,引导和推动全体人民树立文明观念、争当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
孝为立人之本
《礼记·文王世子》云:“适馔省醴,养老之珍具,遂发咏焉。退修之,以孝养也。是故圣人之记事也,虑之以大,爱之以敬,行之以礼,修之以孝养,纪之以义,终之以仁。”立德立身,以孝为本,方可根深枝茂,心正名硕,处人立世也就得人信,受人敬。


孝为传统美德
黄香
东汉时的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父亲体弱多病。黄香便主动承担家务,辛勤劳作,照顾父亲。夏天,天气炎热,晚上屋里还有蚊子,使人难以入睡。为了让父亲休息好,黄香晚上总是先用扇子替父亲把席子扇凉,赶走蚊子,才让父亲躺下,使父亲能早些入睡。冬天,屋外寒风刺骨,屋内被褥冰冷,黄香怕父亲受凉,在睡觉前,先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把被窝暖然,再让父亲上床睡觉。 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姓没有不感动的。
包拯
包拯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他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拯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交口称颂。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拯这才重新踏入仕途。
仲由
仲由是周朝春秋时候鲁国人,字子路。非常孝敬父母。他从小家境贫寒,非常节俭。经常吃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两次。可是一年四季经常如此,就极其不易。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孝为点滴之行
● 为父母做几道佳肴
七年3班 陈紫滢
“百善孝为先”,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回忆着制作“佳肴”时的种种经历:被油溅到,差点切到手......我更加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不易,愿孝顺这朵灿烂的花,可以像温暖的火焰,点燃我们这个民族的繁荣与昌盛。
● 照顾身体不适的母亲
七年6班 陈烨诚
我端着自己亲手做好的皮蛋瘦肉粥,走进了妈妈的房间,轻声唤道:“妈妈,醒一醒,我做了一点粥给你吃”。我把妈妈扶起来,用勺子一口一口地喂给妈妈吃。吃完后妈妈准备吃药我贴心地给妈妈倒了杯水,这样妈妈就不用下床了。吃完药后,妈妈笑了笑,欣慰地说:“我的女儿长大了呢!”是的,我长大了。我明白了“孝敬”二字的意义,更明白了,要懂得感恩,践行孝道!
● 认真学习,完善自我
七年5班 庄荧
孟郊在《游子吟》中说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父母给我们的爱,我们这辈子怎么能还得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才想起孝敬,那就晚了。孝敬有许多种方式,而对于现在的我们,我觉得孝敬就是努力备考,认真对待每一场考试。

图文:校团委 魏碧钦
编辑:校团委 魏碧钦
一审:校团委 陈 燕
二审:副校长 郭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