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
校
简
介

四川省乐至实验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中学,也是乐至县最大单设初中。一直以来学校秉承“养正立人 博文弘武”的育人目标,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学校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89人,教职工151人。从学生构成来看,七年级学生574人,八年级699人,九年级816人,各年级男生人数均比女生略多,男生总人数占比51.12%。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完善。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德育工作、安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四川省传统体育项目示范学校”“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家庭工作先进集体”“中国成都第八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资阳市首批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资阳市示范性初中”“资阳市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全面发展。为实现学校“博文弘武 养正立人”的育人目标,我校充分发挥办学优势着力打造特色品牌。
(一)打造一个传统体育项目品牌
继我校毕业生杨恒取得2024年全国少年(U18)田径锦标赛男子少年甲组800米冠军后,2025年市运会中,我校田径新星闪耀,刘亚涵同学获得初中组男子800米第一名,王家辉同学获得初中组男子1500米第一名,王家辉同学在3000米比赛中,以9分43秒打破资阳市3000米纪录。我校男子组在4×400米比赛中,超越安岳实验中学获得第一名,打破了多年来安岳实验中学在这项比赛中的垄断局面,为乐至教育争光。
(二)打造一个全员参与的艺体节
学校每年定期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体节,分学期重点开展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德育、安全等相关活动。截止目前,学校已举办了21届校园科技文化艺体节,活动贯穿整个学年,每年上半年开展田径运动会、篮球联赛、足球比赛、法治素养竞赛、“学宪法 讲宪法”主题演讲比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5.25心理健康活动周”“六五”环境保护日主题活动;每年下半年开展“实中好声音”歌手大赛、合唱比赛、文体节目展演、书画作品及剪纸作品展览、爱国主义读书演讲比赛、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等活动。在2024年机器人大赛及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师生获省、县、市奖180人次。
(三)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非遗基地
王佳老师领衔的佳佳剪纸创新工作室,作为四川省第八届非遗文化体验基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意境,被广大师生群众喜爱。在佳佳创新工作室学习剪纸的不仅仅有集团学校师生,更有来自社会各界的剪纸爱好者。2025年3月,中央电视台记者到我县,以劳动镇“天府粮仓”为背景,制作了王佳老师的非遗剪纸节目。佳佳创新工作室作品除被国内藏馆收藏外,还被澳大利亚桑瑞亚学院的院长收藏。
(四)构建“1+N”协同育人机制
我校依托乐至实验中学家长学校及家长委员会,构建多层次协同育人体系,促进家庭与学校深度融合。建立家校社协同机制,与社区、企业共建实践基地3个,形成全员育人合力。主编了《家校共育 快乐成长》学生读本三册、家长读本一册,开展家校共育系列活动,拓展家校共育的路径。
1.闭环同轴育人圈层。一是以培训家长为核心。每期都召开家长培训会,让家长懂得相关的法律知识,培训其如何做合格家长。二是请法治副校长、交通警察、派出所干警、社区工作人员、五老进校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让家校社育人形成同心圆。
2.开拓多维发展路径。着力开展亲子活动、“小家务,大实践”、鸿雁传书、书香家园、“留守”家园、研学实践六大活动,形成多维发展路径,构建家校合作的多维框架,形成“情感—实践—文化—安全—能力”的综合支持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多维发展,学生良好的素养在逐步提升,我校胡心、胡月同学拍摄的《“蚕”海“桑”田,织绘美丽乡村新画卷》宣传片被县、市等融媒体播报。我校的亲子活动照片也被教育导报登载,这是对我校协同育人最好的肯定。我校的“一校一案”立德树人案例《家校携手共育四会一有好少年》获资阳市立德树人案例一等奖,四川省立德树人案例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