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教师平台
协同办公
定兴县实验小学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张耒《和端午》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古人将端午节作为防疫祛病、避瘟祛毒的节日,广插艾蒿,抹雄黄酒,免灾去病。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刻,我们迎来了2020年的端午。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端午节独特的习俗,更好传承端午节的传统内涵,雅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能更真实地感受到这个中国特有的节日气氛,感受端午节传统文化。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而制作手抄报,是雅园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另一种方式的传承。
端午安康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根据史书记载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
端午节的习俗很多。
我们小时候,除了吃粽子,还要——
挂艾草。
插菖蒲。
佩香囊。里面有朱砂、雄黄和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外面用五彩缤纷的丝布包起来,再用五色丝线结成一串,据说有驱虫、避瘟和防病的功能。
再就是用雄黄酒在小孩的额头上画“王”字。
现在想想,这不就是防疫吗?
由此可见:
我们民族从来就有防疫意识,应该发扬光大。
包粽子啰
看,青青的芦苇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儿……
隔着屏幕都能诱惑到你
孩子们从选材开始
了解这一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
知道食物的来之不易
活动中和家长互相配合
增进了亲子关系
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吃了自己包的粽子
心里一定像蜜一样甜
端午知识小百科
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说“安康”,而不是“快乐”?
端午,是夏季(午月)开端,农历五月天气湿热多病毒疫疾,一直被古人认为是“恶月”,古人形容此间“五毒尽出”,蛇虫繁殖,易咬伤人,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所以端午节的主要民俗,包括饮雄黄酒、带香包、挂菖蒲和艾草、拴五色丝线、挂五毒图、挂钟馗画都有驱除灾害、瘟疫,祈求平安、健康的寓意。端午节可谓古代祛病防疫的重要节点,这也是为什么端午节的祝福语是“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的原因。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在这个特殊的端午节,孩子们以诵读的形式,热情讴歌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操和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
淡淡粽叶香
浓浓雅园情
根根丝线连
疫去人间安
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孩子们品尝着浓浓的端午味,体验着浓浓的端午意,感受着浓浓的端午情。愿孩子们伴随着传统文化的滋养,伴随着老师、家长的美好祝愿,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