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教深研 众行致远 ——市教研员入校指导与优质课全景展示
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于6月13日下午成功举办优质课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精彩呈现了两节示范课程:语文组刘思远老师执教的《虞美人》与中药专业马芳老师带来的《贝母类药材的鉴定》。天津市中职4位语文教研员——天津市宝坻区职业教育中心王建勋校长、第一商业学校刘阳老师、第一轻工业学校蔺焕林老师、幼儿师范学校冉超老师亲临现场指导,深入课堂观摩了刘思远老师的语文课。我校张建昇书记、庄建军校长、庞震副校长对四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进行了亲切交流与合影留念。

AI赋能经典,活化诗词意象教学
刘思远老师执教的《虞美人》一课,匠心独运地将前沿科技融入古典诗词教学。课堂上,AI数字人技术生动还原了南唐后主李煜的形象,带领学生沉浸式走入词人内心世界。学生们运用AI工具精心创作李煜主题明信片并展示,实现了技术实践与文学审美的深度结合。借助学习通互动平台,师生高效聚焦词中核心意象,共同剖析“春花秋月”、“朱颜改”、“一江春水”等意象承载的亡国之痛与生命哲思,实现了对古典诗词意蕴的现代解读与深层共鸣。

教研高位引领,精准点评促提升
课后,4位市语文教研员对刘老师的《虞美人》一课进行了专业、深入且富有建设性的点评。他们首先对本节课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其教学环节设计精巧、学情分析精准到位、教学内容重点突出、信息技术应用娴熟有效、思政元素渗透自然无痕,是一节融合创新的优质示范课。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教研员们从更高的站位出发,精准指出了优化方向。他们强调需进一步紧扣语文新课标,深化对文学本体的深度探究,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同时,针对未来参加更高层次教学竞赛的目标,教研员们也提出了宝贵的、具体的改进建议,为课程的持续打磨与升华指明了路径。

科技辨识本草,深化中医药文化传承
马芳老师的《贝母类药材的鉴定》课程,立足专业实践,系统讲解了贝母类药材的三大鉴别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辨识药材的形状特征,借助显微镜深入探究其显微结构奥秘,并初步接触了前沿的DNA分子鉴别技术。课程设计层层递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扎实提升了学生的专业鉴别技能,更有效拓宽了其中医药知识视野,有力践行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命。

此次优质课展示活动,是我校教师积极探索教学创新、勇于实践信息技术融合的成果汇报,也是近年学校扎实推进“三教”改革、打造“金师”的成效显现。优质课展示活动获得了市级专家高屋建瓴的专业指导,特别是市语文教研员对刘思远老师课程的深度剖析与精准把脉,为我校语文教学乃至全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提供了强劲动力。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动教学理念更新与教学模式创新,着力打造更多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效、智慧、优质课堂。
撰稿人:金艳艳
核稿人:庞震 何丹
公众号编辑:于源源
领导审核:张建昇 庄建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