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融合赋能教育创新 新课堂实践培育核心素养
——中山市永宁中学举办 2025 年跨学科融合理科研究暨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研修活动
三月的永宁中学,春风拂面,玉兰吐蕊,校园里涌动着教育创新的春潮。2025年3月14日上午,一场研修主题为“跨学科融合,聚焦核心素养,赋能教师成长”的跨学科融合理科教学研讨暨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研修活动在永宁中学报告厅如约举行。陈清茂校长、龙小红副校长等行政领导以及全体数理化生体学科的教师和2024学年入职的新教师参加此次活动。教导处王志珍主任主持。

示范课展示:跨学科实践课堂绽放创新之光
冯艳芳老师以 “高原缺氧应急”为情境创设的《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创新实践课,犹如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层层思维涟漪。课堂上,智慧课堂系统实时同步各组实验操作,药品称量、装置组装等细节通过大屏清晰呈现,既保障了实验安全,又构建起可视化的学习共同体。面对高原制氧机成本难题,冯老师引导学生以 “工程师”的视角开展项目式学习,在化学反应原理与工程设计的交织中,培育出低成本解决方案。

课堂上,学生表现非常活跃,主动参与,兴趣浓烈,老师巧妙的引导和点拨,让堂课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们化身为小小科学家,在 “真问题、真实践”中探索,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创新潜能。他们或蹙眉思考,或激烈讨论,或动手实践,思维的火花在协作中不断迸发。“做中学、创中学”的教学模式,不仅让跨学科知识在实践中生根发芽,更悄然播下了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的种子。

评课研讨:多维视角探讨跨学科主题学习
在评课环节,四位教师代表从不同维度,结合本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展开了深度剖析,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的饕餮盛宴。黄慧芳老师以 “如沐春风”形容听课感受,赞叹该课实现了 “微观原理 - 宏观应用”的素养跃升;欧焕芬老师从数学学科视角出发,倡导将生活案例融入课堂,让数学走出课本,走进生活;李涛老师着重强调教师素养提升的重要性,提出“兴趣培养与能力提升”的双轮驱动策略;吴罗军老师则分享了生物学科在跨学科教学中的探索经验,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

四位老师的点评及分享真诚而有深度,为共同体的青年教师和新入职的新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学视角和深度思考,从不同角度照亮了跨学科教学的深层内涵,为青年教师指明了专业成长的方向。
校长寄语:高瞻远瞩指明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陈清茂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 “学校市级课题《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驱动的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生动实践样本”。针对“三新”背景下的教育,陈校长提出:一是锚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育人航向,坚定走好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研究;二是各学科努力探索基于本学科要求和特点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或项目化、综合性的的校本课程建设;三是必须勇于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学习,丰富知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代教育。陈校长最后寄语老师们,要以此次研修为起点,在跨学科融合的实践中勇立潮头,持续激发教育创新活力,培养具有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未来人才而不懈努力。

本次研讨活动拉开了全校研究探索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校本教研的序幕,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推进,相信会有更多教师在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的沃土上深耕细作,让核心素养的种子在课堂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教育之花。

撰稿: 王泽林
摄影:钟燕
编审:戴放良
二审:王志珍
三审:陈清茂
供稿单位:中山市永宁中学

团结 拼搏 尚美 求真


